——吴友杰“线上课程,贵在用心”
吴友杰老师负责教授2018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力学课程。吴老师说:“线上课程的建设非常重要,且质量贵在用心”。虽然主要利用中国大学MOOC上优质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但是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课程,如何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并产生实效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用心不断去研究并探索实践的。比如第一次课程利用一个小视频,通过对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所采用的水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巧夺天工的对水资源兴利除害的讲解,让同学们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化起来了。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业多,吴老师都会单独地制作PPT并详尽地录播讲解。
——岳建玲“线上图学,难掩风采”
岳建玲老师负责教授2019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利工程制图课程。岳老师在线上课程平台操作及各类软件使用上承受比年轻教师更多的挑战,由于图学课程的特殊性,不但需要同学们有着紧跟上课节奏的思维能力,更需要一种理解能力,并能够将理解到的知识呈现到图纸上来。图学这门课程是“手上功夫”,需要一遍一遍的练习,从细节上揪出错误来。虽然条件有所限制,因为疫情同学们又没有作业本,布置的作业中有很多图自己无法手绘,所以同学们的巩固练习成为了一个问题。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岳建玲老师仍对作业要求十分严格,她本人每天也会利用好几个小时仔细批改作业,只为给学生更好的反馈。同学们都非常乐意通过各种方式与她进行交流与解惑,都觉得岳老师像妈妈一样亲切。岳老师正用她自己的方式让看似受限的图学课堂焕发出一种新的风采。
——方亮“打破传统,加快适应”
方亮老师负责教授18级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结构课程。由于教学平台网络拥堵问题,课堂没办法以直播开展,方亮老师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屏幕共享,对一些重点难点进行补充讲解。对于这样一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推陈出新,自然对教与学都提出了新要求。老师和学生在经过磨合适应,都在不断共同进步。
——万琳辉“总结不足,找准方向”
万琳辉老师负责教授2018级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他在经历第一次授课的线上平台网络拥堵后,不断总结不足,摸索出利用超星学习建设线上课程并布置学习任务、利用腾讯会议、微信进行互动与直播的授课方式,才有了现在进展越来越顺利的课堂。万琳辉老师在上课时很注重于细节与基础,他会将复杂的东西碎片化,并且课后作业的覆盖面很广,能够使同学们在课后学习中得到拓展与巩固。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虽然疫情阻隔了师生们在教室的相聚,却无法阻隔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不会阻隔知识的传播。相会终有时,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课堂上的相聚会是惊喜的,有价值的,满怀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