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发展规划

关于《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 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9-24  作者:

各系(中心、教研室)、办公室: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学院审定,现予公布,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025年3月10日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学院学科建设攻坚之年,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对标省委、省政府建设教育强省战略等重大部署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动对接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需求,全力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1.坚持学习创新,以政治建设引领思想融合。结合专业发展和国家战略开展理论学习,做优学院的三项理论学习品牌,持续提升班子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负责人:唐琳、各支部书记)

2.建强组织体系,以组织建设凝聚发展合力。做强“水文化”党建品牌,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双促双融”。创新完善支部功能实现方式,做好校级样板支部和党支部带头人项目培育创建工作。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负责人:唐琳、李颂明、各支部书记)

3.落实立德树人,以党的建设带领思政工作。构建“主题党日+文化育人+产教融合”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路径。(负责人:唐琳、李颂明、田建湘、各支部、各基层教学组织)

4.筑牢思想阵地,以文化建设激发发展活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网络管理。凝练和挖掘“水文化”内涵,做好学院环境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打造学院特色文化氛围。(负责人:唐琳、田建湘)

5.强化廉洁自律,以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做好守护“一池清水”扣好“廉洁之扣”主题廉洁教育活动。(负责人:唐琳、李颂明、各支部)  

二、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抓手,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1.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抓手,高质量完成评估各项工作,推动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以审核评估为契机,优化专业升级改造、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与改革,争取立项建设1个微专业,成功申报1个新专业,确保一流专业验收达到良好以上水平,持续推进工程专业认证。加强课程建设,试点建设1-3门AI赋能教学或知识图谱等创新课程,推动各专业高质量完成2-3门主干课程建设。确保获得校级教学竞赛奖励3项以上,力争获得省级教学竞赛奖励1-2项;确保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以上,力争实现省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扎实推进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充分激活教学基层组织活力。(负责人:王辉、肖卫华、各基层教学组织)

2.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以导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优化研究生教学团队结构,着力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1-2门,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拓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力争获批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持续深化土木水利专硕学位点内涵建设,高质量完成学位点验收准备工作,为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奠定基础,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王辉、周锡玲)

3.多措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精准引进人才,充分利用好学校各类人才支持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着力打造结构合理、梯队完备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以教学竞赛为抓手,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实现师资培训全覆盖,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加快推进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科学制定实验室队伍中长期建设规划,细化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体系,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支撑。(负责人:王辉、肖卫华、周锡龄)

三、以目标导向为引领,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1.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聚焦农业水利、智慧水利、低碳建材和水工结构4个重点研究方向,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着力提升学院科研整体实力。重点加强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组织申报工作,确保全年立项不少于3项,到账科研经费不少于350万元;重点培育2-3项高质量科研成果,力争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不少于10篇,获评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篇;积极争取主办或承办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扩大学院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负责人:王辉、周锡玲)

2.切实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深化“政校企”协调创新机制,重点推进与省水利厅、农业农村厅、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以及省内大型灌区等单位的战略合作,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合作网络。依托行业优势,联合企业共建无人机技术培训基地,拓展无人机应用与低空经济新兴学科增长点,服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显著提升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负责人:王辉、周锡玲、田建湘)

四、以思政教育为根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1.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围绕“五育并举”核心理念,结合专业特色,以“12345”思政体系为核心协同推进各项学生工作。强化共青团思政引领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青春氛围;构建新媒体矩阵,强化舆情管控,提升学院网络育人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精准帮扶特殊学生群体;严守安全稳定底线;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辅导员队伍。(负责人:唐琳 田建湘)

2.全力推进学风优化与建设。严格落实“两检三率”早检、晚检,到课率、迟到率、旷课率,每周制作学风简报,对各班级情况进行通报;每月开展学风建设推进会及各类相关活动不少于5次,全年下寝次数不少于10次,考研率不低于25%,四六级通过率提升5个百分点,挂科率低于全校平均水平。(负责人:田建湘)

3.稳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全年组织校园招聘会不下于30场、访企拓岗12家、新增就业合作单位5家、就业落实率稳居全校前三、就业创业工作考核优秀、省级及以上宣传报道不少于3篇。(负责人:唐琳  田建湘)

4.倾力打造水文化育人品牌。开展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专题活动,“水利故事我来说”理论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6场;录制《典籍中的水文化》线上党课、团课5期;组建学院水文讲解队,在学校思源馆、榔梨水文站开展讲解活动;“上善若水”志愿服务队开展水文化志愿服务8次;学生支部联合团委学生会,开展外出实践、参观3次,省级以上新闻报道不少于3篇。(负责人:唐琳  田建湘)

五、以条件保障为重点,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1.加强实验与实训平台建设。紧密围绕学院学科专业发展需求和科研发展方向,深入开展校内外调研与交流,科学统筹做好新建水利与土木工程实训大楼详图规划工作,确保建设方案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力争成功申报省级科研平台1个,为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完善实验室使用与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与培训,确保实践教学环境的安全与规范。(负责人:王辉 周锡玲)

2.加强学院基础条件建设。持续积极争取学校支持,解决教师办公用房紧缺和科研面积不足等瓶颈问题,切实改善学院基础设施条件。以“水文化”为内核,系统推进学院文化体系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学院文化品牌。高标准建设教师活动中心,完善功能布局,健全管理制度,为教师提供优质的学术交流、休闲健身一体化平台,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负责人:唐琳  王辉 田建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