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湖南农业用水高效与安全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发布时间:2025-11-17  作者:

    湖南农业用水高效与安全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6年,是区域发展类型的协同创新平台。由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牵头,联合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等单位共同组建,聚焦湖南农业用水领域的关键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用水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中心定位与建设目标

(一) 定位

作为相对独立运行的非法人实体机构,中心获共建单位授予人事、人才培养、经费、资源管理以及成果与知识产权共享等多项自主权,成熟时可注册为非企业法人实体,保障运行的自主性与灵活性,高效整合各方资源。平台定位于打造农业用水全产业链的科研创新枢纽,围绕南方农业用水特色与难题,构建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技术开发、成果推广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全方位服务区域农业用水需求。

(二) 建设目标

1.短期目标(2016—2019年)

初步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完善机制体制,承担重大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组建专业团队,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整合创新资源,提升资源共享效率;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拓宽学术视野与合作网络,增强中心影响力。

2.长期目标

成为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基地,攻克农业用水关键技术难题,催生标志性成果;搭建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助力节水农业产业升级,形成完备产业链;打造人才汇聚与学术交流高地,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培养多层次专业人才;树立机制体制改革典范,引领高校综合改革,为行业发展提供可复制经验。

三、平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

(一)南方作物高效用水机理与灌溉模式研究

剖析南方不同地形、气候条件下大田作物需水规律,针对山丘区水稻、旱稻及平原湖区超级稻等,探究调亏灌溉、增氧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构建智能集雨——灌溉——排水新模式,研发配套智能控制系统,提出实用灌溉制度与模式,提升水分利用效率,保障作物产量与品质。

(二)南方农业用水安全技术与风险防控研究

聚焦南方“水脏”“水浑”导致的农业水土环境污染、土壤质量退化等突出问题,结合区域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开展降雨径流—侵蚀—溶质迁移规律研究,评估污水资源化利用风险,开发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制定再生水灌溉规划及污水灌溉技术规程,守护农业用水生态安全。

(三)农业水利工程与技术研发

紧扣南方农业生产实际,研制光伏水泵、增氧灌溉设备等节能环保灌溉设备,提升设备适用性与效率;开发控制面源污染的机械设备,探索农业废弃物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推动农业水利工程向绿色高效转型,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工程效益。

(四)湖南农业用水管理与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运用信息技术搭建农作物生长模拟、用水决策辅助、灾害预警、信息综合服务的农业用水管理与技术推广平台,实现数据精准采集、智能分析与广泛共享,加速新技术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