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水土速递|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11-19  作者:

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全国文明校园、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学校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的修业学堂,毛泽东等历史名人曾在此执教。

学校现有25个学院,学科涵盖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等十大门类。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个,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2个,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8个,在第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植物与动物学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植物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微生物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有本科专业78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教育试点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国家级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35项。

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由著名农田水利学家和农业水文学家粟宗嵩先生创立的农田水利科,2019年由原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析置成立现学院。

学院下设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三个系及相关教学单位,现有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73%以上,多数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近30%持有国家一级注册执业资格,一批教师获评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卓越工程师等省级人才计划,形成了一支工程实践背景强、学位学历层次高、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师资队伍。

学院办学体系完备,现开设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3个本科专业,拥有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点,依托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招收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依托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农业水土工程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构成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培养专业人才8000余名,就业率位居学校前列。

学院建有湖南省灌区精准控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高效节水与水利数字建造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厅级平台,拥有水利土木工程实验室21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1100台套,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支撑。

学院秉承“厚德修业,善水安澜”的院训,致力于培养水利与土木领域拔尖人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是为我校农业工程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土力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本专业(或者相近专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良好或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方面的理论素质,并有利于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土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地基基础设计原理,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物理性质指标的获取与计算方法;各种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压缩计算、地基承载能力计算;土压力和土坡稳定原理,相关的分析和计算;浅基础、桩基础和地基处理的有关概念和理论,相关的设计和计算。要求考生:

1、掌握土力学中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学会正确的分析方法。

2、掌握土的物理和力学参数的基本测定方法和原理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3、根据基本理论和原理,能较为熟练地进行地基压缩沉降和承载能力的计算;土坡稳定分析和计算;浅基础、桩基础和地基处理相关的设计计算。

4、运用有关原理,计算和解答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基本概念与原理30-40%

设计与计算30-40%

运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20-3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填空      20分(10个空,每空2分)

名词解释题28分(7小题,每小题4分)

问答题   42分(7小题,每小题6分)

计算题   60分(4小题,每小题15分)


Ⅳ.考查内容

一、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1土的生成和三相组成:按成因分类、三相组成及其特点

1.2 土的结构和构造:结构和构造类型。

1.3 土的物理指标:土的三项比例指标,实测指标及其测定方法,土的基本物理指标换算方法。

1.4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无粘性土的和粘性土的,稠度界限(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灵敏土和触变性的定义。

1.5 土的压实性:土的击实试验:压实原理和击实曲线的特征,压实系数(压实度)的定义,影响土压实性的因素。

1.6 土的工程分类:按粒径分类的方法,特殊土。


二、土中应力计算

2.1 土的自重应力: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概念及意义,土中自重应力、成层土中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地下水位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的影响。

2.2 基底压力:基底压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中心荷载和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的计算。

2.3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各种荷载作用下弹性地基内的附加应力与计算方法。


三、土的渗透性及渗透力

3.1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3.2 渗透系数: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

3.3 渗透力及渗透破坏:渗透力,流砂、管涌和临界水力坡度。

3.4 有效应力原理及计算:总应力、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概念,有效应力原理及应用计算。


四、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4.1土的压缩性:土的压缩性的概念及其原因,固结试验,包括侧限压缩试验、绘制压缩曲线、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土的回弹曲线和再压缩曲线,现场荷载试验及变形模量。

4.2 最终固结沉降量: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

4.3 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土的应力历史,先期固结压力,超固结比,正常固结、超固结、欠固结。

饱和土的单向固结理论,包括孔隙水和土颗粒骨架特性的关系,固结度等。


五、土的抗剪切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5.1土的抗剪强度:库仑公式,摩尔应力圆,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5.2土的剪切试验:剪切试验的种类,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5.3 地基承载力:地基破坏形式,地基承载力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六、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分析

6.1 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

6.2 朗肯土压力理论: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土压力计算方法。

6.3 库仑土压力理论:库仑土压力理论与土压力计算方法。

6.4 挡土墙设计:挡土墙类型及其设计内容。

6.5 土坡稳定分析:土坡滑动的原因,粘性土坡和无粘性土坡的稳定分析。


七、基础工程部分

7.1浅基础部分:浅基础的承载原理,类型及其设计内容。

7.2 深基础部分:桩基础的承载原理,类型及其设计内容。


八、地基处理

包括各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与基本施工方法。

《土木工程概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土木工程概论考试是为我校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土木工程知识综合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相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有利于我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土木工程概论考试要求考生:

1.熟悉土木工程的特点、发展历史及未来,熟悉土木工程所涉及的工程范围。

2.掌握土木工程基本构件和结构类型。

3.熟悉土木工程的建设程序,掌握建筑、道路、铁路、桥梁、水利水电、地下结构、特种结构等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4.掌握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5.熟悉土木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了解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

6.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本理论与方法70%

综合运用3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填空题20分(5小题,10个空,每空2分)

单项选择题20分(10小题,每小题2分)

判断题 20分(10小题,每小题2分)

简答题50分(5小题,每小题10分)

论述题40分(2小题,每题2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绪论

1.土木工程的概念和特点;

2.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


二、土木工程材料

1.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的关系;

2.土木工程材料主要属性及其特点;

3.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种类、组成及其适用性;

4.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


三、地基基础及地下工程

1. 一般建筑场地和地基及其作用;

2. 基础的常见类型和特点;

3. 不均匀沉降的概念;

4.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

5. 常见的地下工程。


四、建筑工程

1.建筑结构的基本组成构件及其受力特点;

2.建筑工程的主要类型和结构型式;

3.建筑结构的功能与结构要求;

4.特种结构类型。


五、交通土建工程

1.道路、铁路、机场和隧道工程特点;

2.道路、铁路、机场和隧道工程的规划、设计;

3.道路、铁路、机场和隧道工程的结构类型;

4.道路、铁路、机场和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


六、桥梁工程

1.桥梁的组成和分类;

2.桥梁工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要点;

3.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其受力特点;

4.桥梁下部结构的种类和特点。


七、港口工程

1.港口的组成和分类;

2.港址的选择要求。


八、水利水电工程

1.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

2.农田灌溉与排水设施,取水工程分类和特点;

2.水利枢纽工程中水工建筑物的类型;

3.水电站开发方式和类型;

4.主要防洪工程及其作用。


九、土木工程施工与建设项目管理

1.基础工程和结构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

2.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3.现代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特点;

4.工程项目的一般建设程序;

5.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模式;

6.工程项目的招标与投标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十、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

1.工程灾害的范围及危害;

2.工程灾害的类型与防治;

3.工程防灾减灾体系;

4.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常用方法。


十一、数字化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其应用现状,土木工程中常用的CAD软件;

2.计算机结构设计计算与仿真常用软件及应用特点;

3.信息化施工概念及应用现状;

4.BIM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十二、智慧城市与土木工程

1.智慧城市及其技术支撑;

2.智慧城市的系统组成;

3.智慧建筑及其技术支撑;

4.智慧建造和智慧运维的基本概念。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工程力学考试是为我校工程类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基础理论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工程力学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础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力学基础理论,并有利于我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工程力学考试涵盖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材料力学部分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地掌握基础力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具备运用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求解由工程实际问题抽象出的理论模型的能力。

3.熟练地使用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静力学20-30%

材料力学70-8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5分(5小题,每小题3分)

填空题30分(10小题,每小题3分)

判断题10分(5小题,每小题2分)

作图题20分(2小题,每小题10分)

计算题75分(5小题,每小题15分)


Ⅳ.考查内容

一、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

(一)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1.静力学公理

二力平衡原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力的可传性、三力平衡汇交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刚化原理。

2.受力分析

约束及约束力,光滑接触面约束,柔索约束,径向轴承约束,固定铰链支座约束,可动铰支座约束,光滑铰链(销钉)约束,球铰链约束,推力轴承约束,二力构件,物体与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图。

(二)力系的简化

1.力在平面坐标轴上的投影

力的正交分解与力的投影。

2.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

直接投影法、二次投影法;力的空间正交分解,力的大小与方向余弦。

3.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力对一点的矩的概念及性质,力系的主矢及向一点简化的主矩,力系的合力及合力矩定理,力偶的概念、性质及平面力偶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结果,平面平行力系的简化结果,平面固定端约束。

4.空间力系及空间力偶的基本概念

(三)力系的平衡

1.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求解的几何法,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一般式,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两矩式,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2.物体的重心

重心位置的确定,重心坐标计算公式。

(四)摩擦

1.滑动摩擦

静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滑动摩擦力,库伦摩擦定理,动滑动摩檫力,滑动摩擦系数,摩擦角,自锁现象及条件。考虑摩擦时物体平衡问题的求解。

2.滚动摩擦

滚动摩擦阻力,最大滚阻,滚阻系数,滚动摩擦定理,考虑滚阻物体平衡问题的求解。

二、材料力学部分

(一)拉伸与压缩

1.应力、应变的概念

正应力、切应力,线应变、切应变。

2.小变形原理

3.简单拉压强度计算

横截面正应力,斜截面正应力、切应力,许用应力,安全系数,拉压强度条件。

3.简单拉压变形计算

拉压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拉压刚度。

4.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力学性能差异。

5.应力集中、圣维南原理

(二)扭转与剪切、挤压

1.简单剪切强度计算

剪切的概念,剪切面,剪切应力,许用切应力,强度计算。

2.简单挤压强度计算

挤压应力、挤压面,许用挤压应力,强度计算。

3.扭转内力

轴传递的转矩、功率、转速间的关系,扭矩与扭矩图。

4.薄壁圆筒的扭转

扭转变形平面假设,薄壁圆筒扭转横截面的切应力,剪切胡克定律,剪切弹性模量,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间的关系,切应力互等定律,纯剪切。

5.圆轴的扭转

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最大切应力、极惯性矩、抗扭截面系数,许用切应力,扭转强度条件;扭转变形的计算,抗扭刚度、许用单位长度扭转角,刚度条件。

(三)弯曲内力

1.截面法求内力

静定梁的常见形式,支座约束力的特点,剪力、弯矩正负号规定,剪力与弯矩的计算。

2.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3.剪力图与弯矩图

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绘制,剪力、弯矩、荷载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四)弯曲应力

1.平面弯曲

平面弯曲与非平面弯曲、对称弯曲与非对称弯曲、纯弯曲与横力弯曲。

2.弯曲变形的平面假设

中性轴、中性层、平面假设。

3.弯曲正应力计算

纯弯曲正应力公式的推导的几何条件、静力条件,纯弯曲正应力计算,截面的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横力弯曲正应力计算,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

4.弯曲切应力计算

矩形、工字型、T型截面梁横力弯曲的切应力计算,切应力强度计算。

5.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等强度梁的概念

(五)弯曲变形

1.弯曲变形的描述

转角、挠度,转角方程、挠曲线方程及它们间的关系,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2.弯曲变形的计算

积分法求挠曲线方程、边界条件、连续光滑条件,叠加法求变形、叠加原理。

4.弯曲刚度

抗弯刚度,弯曲刚度条件。

5.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六)应力与应变分析

1.应力状态的概念

应力状态单元体、主平面、主应力、主应力状态单元体,单向、二向、三向应力。

2.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

单元体任意斜截面的正应力、切应力,单元体的主应力、主平面的方位,极值剪应力极其所在面的方位。二向应力状态的第一不变量。

3.广义胡克定律

三向应力状态的胡克定律,二向应力状态的胡克定律,应力主轴、主轴坐标下的胡克定律。

4.体积胡克定律

体积应变,体积弹性模量,平均应力,体积胡克定律。

(七)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

1.强度理论

四个常用强度理论极其相当应力,莫尔强度理论。

2.两相互垂直平面内弯曲的强度及变形计算

3.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强度计算,偏心拉伸(压缩)强度计算,中性轴方程,截面核心。

4.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

危险点、危险点应力状态分析,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强度,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强度。

(八)压杆稳定

1.稳定性的概念

2.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临界压力,临界应力,欧拉公式

3.不同杆端约束条件的临界力

长度系数,相当长度,临界力。

4.欧拉公式适用范围

截面惯性半径,杆的柔度,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

5.压杆稳定性计算

稳定安全系数,稳定性条件,稳定计算,提高稳定性的措施。